
空头回补与外部市场联动成关键推力
周三的反弹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驱动:一是技术性买盘在价格突破4300林吉特心理关口后触发空头回补;二是大连商品交易所棕榈油合约(DCPcv1)上涨0.74%,与芝加哥豆油(BOcv1)0.72%的涨幅形成联动;三是国际原油止跌企稳,缓解了生物柴油需求前景的担忧。吉隆坡某交易员指出:“大连市场的强势既来自空头平仓,也受到技术买盘支撑,这种情绪直接传导至马盘。”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最新数据显示,7月1日至20日棕榈油进口量同比骤降53%,至9.3万吨,反映出政策限制对需求的持续压制。不过,这一利空已被前期市场消化,且亚洲交易时段更关注短期资金流动。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微升0.09%,虽小幅提升进口成本,但未对价格形成显著压制。
机构观点:反弹持续性存疑
部分分析师对当前上涨的可持续性持谨慎态度。某知名机构能源分析师认为:“棕榈油短期反弹更多是技术修正,而非基本面反转。欧盟进口萎缩和印尼库存高企仍是潜在压力。”技术层面,MACD仍处于负值区间,且RSI未突破50中性线,显示市场尚未进入强势阶段。
然而,也有观点指出,若原油价格进一步回升,或推动生物柴油题材重获关注。芝加哥豆油与大连棕榈油的价差变化值得跟踪,目前两者价差收窄可能抑制部分替代需求,但若豆油延续强势,棕榈油或被动跟涨。
后市关注点
短期内,市场焦点将转向以下因素:一是马来西亚7月1-25日出口数据,若环比改善或缓解库存压力;二是原油市场能否摆脱震荡格局,WTI若站稳80美元/桶上方可能提振生柴预期;三是技术面能否有效突破4400-4450林吉特阻力区。
总体而言,当前棕榈油市场仍处于多空拉锯阶段,投资者需警惕追涨风险,尤其是在缺乏实质性供需转强的背景下。机构普遍建议等待更明确的信号,而非盲目押注单边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