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的评级
在对中国经济的最新评级中,惠誉确认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为A+,前景展望为稳定。此外,惠誉将中国高级无担保外币和本币债券的评级确定为A+,将中国短期本、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确定为F1+。

考虑到中国外部资金和强烈的宏观经济增长轨道,惠誉继续将中国的主权评级维持在当前的A+。中国最近的经济增速轨迹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失衡,这对基础经济和金融稳定构成风险。
根据惠誉的评估,2016年-18年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将有所提高。惠誉将公共财政作为评判中国主权评级的一个中立因素。惠誉预计中国2016年底政府总债务总额(GGGD)占GDP比重为52.4%。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宏观经济表现仍旧为评级提供支撑。
惠誉预计中国2017年实际GDP增速为6.4%,较2016年6.7%的预期有所下滑。惠誉指出,中国当前经济增长模式依赖信贷增长。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主要受到最近有关房市的宏观审慎收紧措施的影响。惠誉认为,中国短期经济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受到固定资产投资、零售销售和劳动力市场的支撑。中国的脆弱性或转变为较低的增长。此外,中国面临偏高的改革执行风险。中国拥有资源可以应对失衡,中国稳健的财政及强劲的经济纪录支持其评级。
穆迪的报告
同日,另一家评级机构穆迪也公布了中国2017年非金融企业前景的最近报告。
穆迪指出,2017年中国GDP增长依然强劲,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将带动收益率温和增长以及提高中国非金融机构的盈利。不同行业受到的冲击有所不同。
2017年中国非金融行业收益将在2016年低收益的基础上温和增长。但是,穆迪预期非金融行业去杠杆的进程将依然缓慢。由于投资需求依然较高,产能过剩行业的去杠杆进程尤其缓慢。
同时,穆迪指出,中国再融资的风险依然是可控的,因为离岸债券占2017年到期总债券很大的比例。此外,在岸发行债券仍然是中国企业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