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周三(8月25日)进行5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逆回购操作,周四将这一数字增加到800亿元人民币。对商业银行来说,14天逆回购实际上是其每日货币市场操作的贷款。

中国央行在6个月后重启14天期逆回购。这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央行试图引导长期资金需求,引开投资者通过贷款对短期资产,比如债券的购买。
在今年2月后,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周三(8月25日)首次进行了500亿元人民币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这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出现飙升,由于投资者担心短期资金供应会减少。
在重启14天期逆回购之前,中国央行一直依靠更便宜的7天期逆回购来调整金融体系的资金情况。这种短期贷款通常被金融机构用来满足每日资金需求。
然而,近年来,银行已越来越多地将逆回购的部分资金引向投资和投资者。投资者通过低利率借入逆回购资金,再购买债券等资产从而实现获利。这推高了债券的价格,压低了债券收益率。债券的收益率和其价格呈反向变化。
中国央行周三提供900亿人民币的7天期逆回购,这显然是为了安抚不安的市场。周四,中国央行将这一数字增加到1400亿人民币,从而使今日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达1700亿元人民币。中国央行周三
的净投放为400亿元人民币。
市场对央行的安抚措施也作出了积极的反应。周四,7天期逆回购的加权平均利率从周三2.53%的高位下跌至2.40%。
同样焦虑的债券市场似乎也恢复了平静。周四,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周三的2.72%下降至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