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金网8月17日讯——欧洲,尤其是欧元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一直经济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欧元区推行单一货币,本是为加强欧洲团结并带来繁荣。然而,却起到了反效果,欧元区一些国家的经济下滑,甚至还不如金融危机时期。要回答怎么拯救欧元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回答另一个问题:欧元区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一些人认为,始作俑者是政策制定者一系列错误决议,及此前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设计不良的结构重组。
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Joseph Stiglitz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他表示,欧元区的结构、规则和制度还存在更多基本面上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可逾越,但同时也引发了对欧元区问题的反思,并为其寻找解决方案。
欧元一开始就有问题
简单地说,欧元一开始问世时就有问题。欧元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地排除了调整货币的两大关键机制(利率和汇率),且没有替代的调节机制,这就使得对欧元的宏观调控变得十分困难。再加上,欧洲央行一直在关注通胀,欧元区部分国家深受财政赤字限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失业率过高,以及GDP始终低于预期。欧元区国家不断借入不受自身监管的货币,并且缺乏控制贸易赤字的简单机制,危机爆发也就是时间问题。
调整名义汇率其实就是调整了实际汇率,意味着希腊物价下跌,德国也难以独善其身。与此同时,却缺乏拉动德国物价的机制,而打压希腊物价的社会和经济成本却巨大。有人认为,如果希腊的生产力增速如果能超过德国,就能够调整该问题;但问题是,目前谁都不知道,要怎么样才能让希腊生产力增速超过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乏宏观的战略,欧盟经济的三驾马车(英法德)都冲到了冲击。因此,也难以将实际利率调整到预期。
让欧元区走出低迷的措施 在目前的欧盟无法实现
为了让欧元区能够从低迷中走出来,欧元区应当设立一体的银行体系,具有共同的存款保险,减少贸易顺差的共同规则;同时还拥有欧元债券或其他类似的债务共担机制。欧元区的货币政策更多是聚焦在就业率,经济增长和稳定方面,而不是聚焦通胀率。而于此同时,面向工业和其他方面的政策应当聚焦在帮助落后的国家追赶领头国家。最重要的是:远离财政紧缩措施,更多运用增长导向型财政措施。但随着德国仍然坚称“欧洲不是转移联盟”,反对财富从富有国家转移向其他国家,这些措施在今天的欧盟仍然无法实现。
放弃单一货币不会导致欧盟终结
良好的货币政策不能保证一定带来繁荣,但有缺陷的政策,则无疑会引发经济萧条和衰退。在这种与经济萧条和衰退挂钩的货币政策下,一个国家的货币相对于另一个国家货币的价值是固定的。欧元区单一货币是既无必要,也不足以促成密切的经济和政治合作。欧元区应当聚焦在促成密切经济和政治合作这个目标上。欧元区单一货币的终结不会导致欧盟的终结。
最难的是如何解决欧元区的债务问题
欧元区能够平稳过度十分重要,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平稳终结,可能带来更具灵活性的欧元体系。当然,这些策略都是说起来轻巧,做起来难。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欧元区的债务问题。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意味着可以借用信贷拍卖等手段,通过一组市场化改革,实现充分就业,贸易平衡和财政平衡地三重目标。当下的全球金融体系依靠央行设定利率,寄希望于该利率能够带来贸易平衡,正确的投资和消费。但往往都达不成目标。而该替代方法则聚焦在当前金融体系需要的投资和贸易平衡的数量,让市场来定价以达到目标。更具灵活性的欧元体系,能结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同时为重组提供空间。
欧元区单一货币策略本应当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欧元本身却成为了目的,反而破坏了欧元区的根本,它给欧元区带来的是分歧而不是团结。因此,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平稳终结,或许能让欧元更具灵活性,让欧元区重新团结一致,恢复昔日的繁荣。总之,要想拯救欧洲和欧盟经济,或许需要放弃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