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今年,为期10天的人大会议也将审查批准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即2016年-2020年的官方经济蓝图。

从传统意义上说,全国人大对于经济领域的最大指导意义,是制定年度经济增长目标,预计今年全国人大将会把2016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为6.5%-7%,而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目标为“7%左右”,最终经济实际增长。
Framlington Equities亚洲区主管廷克(Mark Tinker)表示,毫无疑问,西方经济学家关注着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6%还是6.5%。
事实上,今年2月份工厂活动数据疲软,加上本周稍早评级机构穆迪(Moody's)刚刚下调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评级。这都促使中国政府进行结构性改革以提振经济以及稳定动荡的资本市场。之前,中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创下25年来的最低。
考虑到改革所面对的挑战之大,加之在如何解决经济失衡的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性,这都是穆迪将中国的Aa3评级维持前景下调至“负面”的原因。穆迪警告称,如果中国的改革不能取得具体进展,可能会进一步下调对中国的评级。
中国政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迫切的任务是推行侧供给改革,旨在提高中国的生产力水平。
业内机构摩根大通(JP Morgan)对此解释称,中国降低产能过剩的措施包括减少所谓的僵尸行业,比如那些库存过多,期待改革已久国企改革,删除行政监管措施以及鼓励创新。其他优先领域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和社会福利。
而IHS则指出,提高国有企业效率特别重要,因为该部门约占2015年工业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只产生了六分之一的工业利润。值得赞扬的一点是,中国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国企效率低下这一问题。
根据最近的报告,2019年前中国将有500万国企职工下岗。此外,煤炭和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也将裁员180万。之前路透社称,钢铁和煤炭行业的具体裁员时间还未定。
尽管如此,投资者也不应对全国人大公布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的前景抱有过多的乐观情绪。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在报告中指出,对于侧供给改革和如何处理亏损企业方面,最近几周的谈论颇多,但是其如何转变成实质行动的谈论较少。
国际金融研究所的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Charles Collyns)表示,解决产能过剩和重点行业的过剩债务的措施不太可能野心勃勃。他解释称,工厂不会关闭或减少。随着过剩工人可能在新公司找到工作,预计会出现兼并、收购和债务互换。
中国政府致力于改革的力度,也可能从中国国家财政事务上得到反映。这也是人大会议议程上的另一个话题。
摩根大通预期,随着中国政府竭力为基础设施以及为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中国总理李克强宣布将财政赤字的目标设定为GDP的3%,比去年的2.4%有所上升。之前,中国央行认为,中国可以承受占GDP4%的财政赤字。
而凯投宏观表示,即使是4%的预算赤字也表明中国的财政紧缩有所加大。金融危机之后的六年间,中国制定的财政赤字政策比例为6%-10%。
总体来看,如果全国人大推出了更多有关改革和预算的细节,这可能是为了防止最近出现的货币和股票市场波动。
‘
克里斯表示,目前,各界投资者都寄望中国政府在提高经济增速以及改革力度方面出台进一步的倡议行动,以减轻汇率压力,并允许市场平静下来进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