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因为当前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中国的钢铁产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现在中国的钢铁产量已相当于全球另外四个产钢大国产量总和的两倍。在这种情况下,其造成的结果是破坏性的,钢铁的价格呈自由落体式的下滑,而钢铁厂则变得像坟场般安静,因为工厂因为经营亏损已停产整顿。
虽然员工保住了工作,能领到很微薄的薪水,但是谁都不能保证下个月还能领到工资。这一行业的光明前景似乎越来越暗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预期在煤炭和钢铁等产能过剩的行业裁员180万。
中国已承诺让市场在经济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市场也的确体现了这点。拿融资为例,债务违约风险已经使投资者害怕购买这些行业的债券,而商业银行正在减少贷款额度。
市场一致认为,从商业角度看,这些行业的前景根本不再可行,因为是市场而非政府,才是推动煤矿和钢厂倒闭背后的终极力量。
对此,中国政府制定了计划,将在未来两年拨款1000亿元左右以帮助那些失去工作的员工。经验丰富的观察家指出,中国政府一直努力确保国内劳动离市场的和谐稳定,就业问题在本周稍后开幕的“两会”上也会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不止一位部长曾公开谈到,上述行业的裁员潮证明:中国政府不回避其面临的问题,而是在努力解决。
中国政府解决产能过剩的承诺也符合经济改革议程,特别是供给侧方面的改革。中国政府将”供给侧改革”作为了经济工作的重点。钢铁和煤炭供应生产过剩是低端制造业带动的时代残余。随着中国致力于提升经济增长模式,裁员将是一个不幸的但是必要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