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英国“脱欧”进行公投前,英国的经济如何在欧盟之外运行成为关键的辩论焦点。辩论双方就英国的未来提供了针锋相对的相反观点。

2月29日,卡梅伦首相告诉选民,如挪威、加拿大等欧盟以外国家存在着替代贸易关系,这一情况被希望英国“脱欧”人士用来表示“脱欧”对英国没有影响,但是这是不可行的。
英国《星期日邮报》指出,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根据所谓的“挪威方案”,英国可以以非欧盟成员国的身份进行自由贸易,但是在此情况下,英国依然要接收人口的自由流动,但却要放弃其在欧盟政策事务话语权。之前,挪威在1994年全民公投否决了加入欧盟的提案,但该国为了维系与欧盟的自由贸易,仍需支付笔英国更多的人头成本,并接受比英国多一倍的难民,但却被排除在欧盟核心事务的决策之外。
同样,加拿大、土耳其和瑞士和欧盟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充满了陷阱。
卡梅伦指出,这些国家没有一项协议像欧盟制定的那样详细。欧洲约占加拿大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但欧盟占英国出口量的一半。此外,一旦加拿大的协议生效,欧盟对英国的开放度将大大减少,而出口占英国四分之三的经济。
但是,卡梅伦的对手指责他散布谣言,称如果英国离开欧盟,英国的经济仍将安然无恙,同时英国肩上的监管负担将减少,其贸易协定依然有讨论的范围。
卡梅伦的内阁高级成员史密斯(Iain Duncan Smith)也支持英国脱欧。史密斯表示,作为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体和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果说英国在推出欧盟之后就不能与欧洲大陆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议的家,那完全是误导。他向英国广播公司表示,目前德国已经是继法国和美国之后英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美国还不是欧盟的成员国。
史密斯先生还表示,欧盟的成立是政治工程。英国不愿意进一步深入欧洲联盟,并不会妨碍其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