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物理学,对于股市来说没有“万能恒等式”。然而基于历史就会发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强劲上扬足以结束其下降趋势。那么这又是怎样实现的呢?
股市“逃逸速度”
2月12日、16日以及17日,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天涨逾1.5%,连涨三个交易日。而自1970年以来,这种情况仅发生过8次。下述图表列出这8次情况所发生的时间、连涨交易日数以及最后一次反弹后一年内的涨幅。


观察结果:
1)每次标准普尔500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每日收涨超1.5%后,一年后标普指数走高。
2)标准普尔500指数继续跌破反弹低点的情况只有两次(1987年、2002年),但这两次均又迅速展开反弹。


3)2016年,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其反弹之前收于近52周低点。1970年、1987年以及2011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在飙升前触及52周低点。
4)显然,反弹启动的影响因素并不唯一,但是这种特殊模式确认了股市上涨的六个原因,并被“利润雷达”所列示出,且上述六个原因均有效。
5)2月11日,利润检测建议在跌至1810点后于1828点买入标准普尔500指数,并预计会迎来相当大的反弹。
6)这一历史模式是如此的引人注目,视野狭隘成为投资者昂贵的“奢侈品”。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连续涨幅较之前的反弹开始削弱,且市场流动性指标在2015年5月出现了警告标志。
7)这波涨势范围尚未完全展示,但跌破2月底仍然是有可能的,如1987年和2002年。
8)不管标普短期的走势如何,历史告诉我们不应该低估这一反弹的开始。标普1828点位发出的基于市场情绪的买入信号,是一个较低风险入口点,且相对于失控的反弹较为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