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投资者服务(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2月23日的报告中指出,这部分原因是中国正努力对其高额的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重组。

穆迪的高级分析师朱先生(Nicholas Zhu)表示,中国政府将整体的债务上限设置为16万亿元,并且通过使一些现有债务转换成低利率的长期债券。穆迪相信,中国政府找到了改善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的方法。
如果2016年中国的债券发行能像2015年那样稳定,穆迪估计,约54%中国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将被转换成利率更低、期限较长的债券,而不是通过银行贷款和融资平台解决。
中国省级政府经常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让经济学家感到担忧。
最近的中国国家审计结果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未偿债务攀升至17.9万亿人民币左右,从2010年10.7万亿的基础上有所上升。
2014年底,中国国务院对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务设定了16万亿的上限,并且要求所需的筹集资金要用于公共项目,而不是用于业务支出或者和当地官员绩效考核相关。
国务院还禁止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国有企业进行举债、支付保证金或支付金融机构或当地企业的债务。
穆迪的朱先生指出,2016年债券发行计划也会提高地方政府的信息披露标准,要求其公布2014年至2016年的伴随债券发行的年度预算收入和支出。
穆迪不期望中国的地方政府,尤其是上层政府、省份和主要城市会以自己的名义发行债券。他认为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
朱先生还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地方债券的买家包括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者以及保险公司类机构投资者。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央行表示其将允许合格的个人投资者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债券买卖。但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还没有完全消失。
朱先生表示,虽然似乎有了处理直接债务的措施,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地方国有企业等其它债务的资金流动性问题还没有被很好的定义。流动性方面的透明度不是很高。
穆迪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债务进行了分析,发现有些不是利息债务,而这点所征兆的问题相当严重。
宏利资产管理公司(Manulife Asset Management)援引传闻证据后表示,在2015年9月的报告中表示,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累计的债务上升至9-11万亿,从2013年7万亿的基础有所攀升。
该报道引述估计的数目表示,额外的或有负债高达8.6亿。
与此同时,看空中国的投资者,比如海曼资本的创始人兼对冲基金经理巴斯(Kyle Bass)警告称,国有企业和基础设施项目方面的贷款旨在支持中国经济增长,而这是中国银行业面临高额的债务和贷款的原因。
巴斯表示,这些债务有可能成为中国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相比之下,美国银行的次级抵押贷款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显得相形见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