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6年初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已暴跌20%,几乎跌破30美元/桶的关口,一些全球性大银行也纷纷调降油价预估。摩根士丹利目前预测,由于人民币贬值以及伊朗新增供应,油价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高盛在11月的预测也与之类似。
OPEC一些小成员国坐不住了。一些OPEC成员国公开呼吁召开成员国会议,譬如尼日利亚石油部长就在周二(1月12日)谈及此事。然而,如果沙特及其波斯湾阿拉伯亲密盟友这样的OPEC大佬不点头,希望就极其渺茫。
但此事真正的障碍并非目前沙特与伊朗之间激烈的外交纷争。相反,症结在俄罗斯身上。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却并非OPEC成员国,根据一项路透调查,预计该国在2016年料将把日产量提高至接近1,100万桶,为苏联解体以来最高。
OPEC的风险在于,如果它减产而俄罗斯不跟进,就会白白丢掉市场份额。据知情人士称,如果有俄罗斯的支持,OPEC主要成员国本来可以在12月举行的前次会议上同意将日产量下调200万桶。一些成员国仍在讨论此事,如果减产协议如要奏效,市场每日供应将减少300-400万桶。
这样大规模的协作减产将立刻稳定油价。但OPEC在开会前未能与俄罗斯达成临时协议,也就无法阻止油价一泻千里了。
北京时间22:12,布伦特2月原油期货报31.39美元/桶;美国NYMEX 2月原油期货报31.4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