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交易清淡,美元兑主要货币在窄幅区间内波动。美元指数上涨0.15%,报100.170,隔夜触及100.310的八个半月新高。
本月该指数上涨逾3%,主要受欧洲央行和美联储政策走向背道而驰的预期推动,如果美国周五的就业报告达到预期,将巩固美联储升息的预期。
瑞穗实业银行货币策略师Sireen Haraji称,扶助美元走强的次要因素包括日本央行的鸽派立场等。
欧元兑美元周一下跌0.2%,本月下跌4%。美元兑日元周一涨0.2%,至123.06,本月上涨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一宣布,决定将中国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分析师称,此举将提升人民币的政治影响力,使其成为全球货币。
Stewart Capital Advisors首席投资官Malcolm Polley称,“决定有些令人困惑,但的确让人民币更加名正言顺地跻身全球货币的行列,IMF的决定应会导致双向的资本流动增加,且我认为,从汇率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对中国民众有帮助。”
IMF决定公布后,离岸人民币小幅上涨,美国交易时段人民币兑美元上涨0.3%,报6.4245。
美元指数小时图显示

北京时间5:58 美元指数报10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