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11月12-17日调查的13位经济学家中,有8位认为今年中国的政府支出将超过预算赤字占GDP2.3%的目标。其中高达12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政府明年将提高赤字占GDP的比率或保持不变,其中6位认为其目标比率会在2.6%和3%之间。
创历史低位的利率水平及其他货币宽松政策未能像政府希望的那样促进经济增长。因此,中国决策者增加政府支出,加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且推动政策性银行贷款能力,使达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经济增长7%的目标水平成为可能。中国最高领导人都表示,由于中国当前的赤字比率和其他国家相比相对较低,政策支出方面依然存在空间。

西班牙对外银行驻香港的经济学家夏勒(Le Xia)表示,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不好,因此财政政策必须发挥更大作用。
彭博的调查显示,5位经济学家认为中国今年的预算赤字最终将占GDP的2.5%,而另外两位预计这一比例为2.4%。
中国财政部表示,中国政府今年前10个月的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18.1%,而收入上升了7.7%。财政赤字可能会扩大的原因是政府在最近两个月内做出了最大的几个支出项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三月审查和批准预算。财政部长楼继伟(Lou Jiwei)今年3月表示,如果将一些可支配支出包含在内,2015年预算赤字是2.7%。政府还策划了一个债券交换计划,以便省级机构将高昂的银行债务转换称更晚到期的票据。
据国家媒体上周披露的信息,李总理在演讲中表示,如果财政赤字只占GDP的2.3%,中国政府依然有采取支出行动的空间,中国政府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税收。
但是并非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政府支出将超过目标比例。光大证券的经济学家许高(Xu Gao)表示,中国将使赤字保持在目标位以下,其部分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可能会动用其应急储蓄基金。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Zhu Guangyao)本月表示,赤字占GDP的红线是3%,而债务占GDP的在的比例在吸取了金融危机的教训后应重新审视。
摩根大通首席中国分析师朱海斌(Zhu Haibin)对此表示同意。他表示,应该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提高赤字和削减税收,而追随3%红线的政策需要重新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