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国际铜价将面临长期熊市,至少下跌至2018年

2015-07-24 18:43 来源:高盛
本文共517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中国是铜的最大需求国,铜作为大宗商品容易受到很多宏观因素影响。由于中国一系列政策影响以及经济疲软导致需求大幅下降,高盛预计铜将迎来长期熊市。
汇通财经APP讯——

高盛周三(7月22日)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国际铜价将面临着7年之久的熊市周期。高盛因此下调了对铜价的中长期预测。该计划指出,在其看来,已经延续了四年的铜价下降趋势将很有可能至少持续至2018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高盛将3个月,6个月以及12个月铜价预期分别从每吨5500美元,5500美元。5200美元削减至每吨5200美元,4800美元以及4800美元。从长远来看,其2017年及2018年铜价预期从每吨7000美元及8000美元分别削减至每吨4500美元及4500美元。它认为2020年之前,铜价上升不会超过其边际开采成本。

相比于2011年的峰值,铜价已经大幅下跌,由于中国房市繁荣导致需求增加,铜价在2011年曾涨至的每吨10000美元之上。而鉴于铜这种金属应用广泛从汽车到建筑都有使用,所以铜价被视为是全球经济的温度计。

高盛表示,铜是大宗商品,易受宏观不利因素的影响,比如货币政策分歧,通货紧缩,这都会导致生产成本降低,而中国经济的去杠杆化也导致了铜的需求减少。现在铜价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水平。

中国是铜的最大消费过,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重组,以及政府开支改革和私人部门消费投入增长的放缓,都导致铜的需求量大大减少。

德意志银行在其7月大宗商品报告中也因为中国需求减少而削减了铜价增长预期。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金属研究主管Grant Sporre表示,政府对大型项目实施的反腐政策推迟了来自电力公司的订单。

铜价也受到借贷相关需求下降的打击。之前铜在中国被当做融资贷款抵押品。去年,当局发现同一批次的金属可以被用来抵押多批贷款,并旋即开展了清理行动,这使得铜材的抵押物地位受到显著冲击。

德意志银行也预计铜供应量将在2016年达到顶峰,这是由于几个铜矿开采的增加,而铜价也可能会因为市场的周期性做空行动而出现“阶梯形”下跌走势。

高盛则建议铜生产商,增加铜的对冲敞口,投资者减少铜的长期曝光和空头头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1371 0.0005 0.05%
英镑美元 1.3354 -0.0011 -0.08%
美元指数 99.38 0.12 0.12%
美元人民币 7.23 0.01 0.08%
美元日元 143.26 0.85 0.6%
现货白银 32.890 -0.304 -0.92%
现货黄金 3,386.81 -43.55 -1.27%
美原油 59.58 0.49 0.83%
澳元美元 0.6476 -0.0017 -0.27%
美元加元 1.3789 0.0013 0.09%
上证指数 3,342.67 26.56 0.8%
日经225 36,779.66 -51.03 -0.14%
英国FT 8,563.64 -33.78 -0.39%
德国DAX 23,237.66 -11.99 -0.05%
纳斯达克 17,689.66 -154.58 -0.8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