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当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FED)主席说生物科技公司估值“过高”,引发医疗保健类股下跌时,基金组合经理Graham Tanaka从中看到了机会。
经过持续一年的买入,目前他管理的规模为1,700万美元的Tanaka成长基金中,超过四分之一为医疗保健类公司,比如吉利德科学公司(GILD.O),去年初时的持股只占5%。
这个押注取得了回报:今年迄今,他管理基金的涨幅较标普500指数高出约13个百分点,名列投资研究机构晨星(Morningstar)追踪的股票基金的前1%。尽管对医疗保健类股押注已经很大,他计划进一步扩大持仓。
“随着美国和发达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要远快于国内生产总值(GDP),”Tanaka表示。
在叶伦发表上述讲话之后的11个月里,其他基金经理消除了对股票估值过高的顾虑,增加了医疗保健类公司的持仓。路透旗下基金分析公司理柏(Lipper)数据显示,医疗保健类股在一般的美国大盘股票基金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为15.8%。
医疗保健类股今年迄今已上涨10%,对该板块的重仓押注,帮助基金经理实现自2007年以来相对于标普500指数的最佳表现。如果该板块的涨势能继续,各大基金最后或许有望逆转持续了六年之久的下滑态势,这么多年以来,挑选股票的基金经理一直未能跑赢指标股指。
不过,一些市场策略师和分析师称,在医疗保健板已经大涨之后再介入,令他们回想起1990年代后期的科技泡沫,当时在网络泡沫破裂之前,就出现过股票基金大举押注这个热门板块的情形。
“看空医药股和生物科技股在今年迄今来说,不是个正确的方向,但几乎所有客观数据都表明,未来几个月这两个板块有可能跑输大盘,”花旗的首席美国股票策略师Tobias Levkovich周二在研报中指出,并提到这两个板块上修盈利预估的企业数量减少。“很少有投资者会愿意放弃回报率原本十分可观的策略,这也意味着,当他们放弃这种策略时,情况会变得有些复杂。”
不过,由于医保支出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变得越来越大,医保类股不大可能出现科技泡沫破裂时涌现的那种全线抛压,Baron Discovery fund(BDFIX.O)的投资经理Randy Gwirtzman说。Gwirtzman去年将手中的医保股持仓增加了逾一倍。
根据美国健保及医保服务中心的精算办公室,预计到2022年时,医疗保健相当于GDP的占比将从2013年的17.1%上升至19.9%。而根据路透调查显示,分析师预估今年GDP增长率为2.4%。
Gwitzman说,他在找寻那些能帮助减少成本的公司,而不是承诺推出新药的生物科技公司。
他的基金持股中最多的是Foundation Medicine(FMI.O),这家公司提供一种癌症检测模式,可让医生可以提供更有效率的标靶治疗法。瑞士药厂罗氏 (ROG.VX)在1月取得Foundation Medicin大多数股权之后,后者股价今年以来涨幅已将近60%。
“医疗保健类股当中可投资的标的,比生物科技股要来得多,”他说。
Levkovich等分析师表示,医疗保健类股价一旦出现回落,幅度可能会很大。叶伦7月点名生物科技股估值过高之后,Nasdaq生物科技指数三天之内就跌了将近6%。后来出现一波涨势,目前生物科技股比耶伦讲话之前涨43%。
基金经理人的医疗保健类股持仓图表

不局限于生物技术领域
虽然鲜有知名基金大幅削减对医疗保健类股的持仓,但鉴于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股价的上涨幅度,一些表现出色的基金开始变得更加谨慎。Nasdaq生物技术指数过去一年大涨52%,标普医药类指数同期上升33%。
股价大幅上扬,令基金经理更加难以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资对象。T. Rowe Price规模141亿美元的Health Sciences Fund在今年前四个月获得11亿美元新资金涌入后,周一停止再接受新资金。
“Gilead等股票提供了非凡的回报,但我们还没有建立任何新的仓位,要等待发现不寻常的低估股票,”Rafael Resendes表示。他管理的Toreador Core fund (TORLX.O)过去三年的表现击败了98%的其他大型基金。Gilead股价今年至今上扬19%,过去12个月涨幅接近40%。
Resendes预计今年将减少他在医疗保健类股的持仓,因为这类股的价格不再具有吸引力。
其他基金经理仍看好医疗保健行业,但眼光也投向其他领域。投资组合经理Matthew Kaufler一直在买入医疗保健服务公司的股票,因为婴儿潮世代逐渐步入老年。Kaufler管理着9.97亿美元的Federated Clover Value基金(VFCAX.O)。
根据S&P Capital IQ,标普500指数中的医疗保健成分股2015年获利料平均增长11.4%,全部成分股的获利平均料仅增长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