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周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的消费通胀率已经降低到了五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业内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师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周一(2月16日)指出,中国物价升幅趋缓主要是因为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而非是因为内需不振所致。

分析师指出,事实上商品价格下跌的状况对于中国经济有完全偏向正面的意义,因此各界人士此前对通缩前景的担忧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指出,中国国内的物价及薪酬水平在可预见的未改仍将继续上涨,而政策制定者也有着充足的空间在货币与财政领域双管齐下地采取宽松行动。
这位分析师还表示,中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的持续走低,主要是因为进口原来价格走低,近期这一状况在矿产品和能源产品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